天老爷像是跟人开玩笑一样,阴云密布已经十几天不见晴,到处湿漉漉的,甚至连一丝风都没有。</p>
好不容易等叶片稍干,刚想下地干活就是一场雨,浇得人透心凉。</p>
看着越来越低垂的稻穗和苞米棒子,田贵和徐根有急得每天往地里跑几次。</p>
现在收粮就是跟天抢工,再不赶紧收回来,稻子苞米在杆上就得长芽了。</p>
徐二瑞赤脚踩着泥水,顶着竹斗笠在山道上跑,他需要去跟娘商量怎么办。</p>
他这几天一直都在村里守着,一有合适的时间就要收粮。</p>
可是,阴雨不停,若是抢收下来无处晾晒,发芽比在杆上还快。</p>
各家都是窝棚,除去仓房和外面的晾棚,根本就无能遮雨的干爽处。</p>
湿粮只要堆一夜就会沤热发芽,这些粮食也就报废了,怎么会叫人不着急。</p>
山上,江枝也没有闲着,上面同样有不少事需要干。</p>
梯田里的水稻也该收割了。</p>
而且因为是制杂交水稻种,收割时还需要特别注意晾干,不然会影响到明年的发芽率。</p>
于是又只能用炕烘干。</p>
这可比不得一般粮食,为了防止意外,江枝不敢睡觉的连夜守着不停翻动。</p>
坡地里的棉花也需要抢收,虽然最后一批棉桃还没有绽开,山里的降温来得快,小满爷和春凤不敢留,还是全部拔了。</p>
整株的棉杆一簇一簇堆放到能避雨的崖脚凹陷处,风吹中还是会慢慢绽开。</p>
徐大柱在家里各处都摆放着竹筛,里面晾晒着棉花。</p>
为了这点棉花就需要占一个人手,下雨赶紧收回,雨停又赶紧端出去吹吹风,周而复始。</p>
山上的地少还好想办法,山下的庄稼才真是愁人,不仅徐根有他们愁,江枝也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