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都是读过书、会识字而且还略懂拳脚,只需要好好培养就是药坊后继的好苗子。</p>
兵乱后第八年,四水堂的天井里,江枝正陪着彩霞在练字。</p>
外面,夏秀才的儿子夏元拿着两册书在扣门,谭氏过去把门打开。</p>
夏元彬彬有礼道:“谭婶子,我是来借书的!”</p>
谭氏请他进门:“今天江村长在家,你进来吧!”</p>
江枝已经听到两人对话,夏元进来就行礼:“江奶奶好!”</p>
江枝笑道:“前几天你才借书回去,这就看完了?可别看成赶鸭子过河,啥痕迹都没有留。”</p>
夏元赶紧道:“这些书不能胡乱看过了事,我和父亲这两日誊抄了一份,方便以后好好研读。”</p>
江枝这几年从城里购了不少书回来,不仅让自家的彩霞妮妮几个孩子看,村里的孩子也可以借阅,看过还了才能再借。</p>
夏秀才自然是要借来看的,他也买书,到底比不上四水堂的多。</p>
现在秀才在村里分红加学堂工资多,秀才娘子终于不用天天针线不离手的靠绣品挣钱,闲下来就替江枝实验化妆品,再教村里女孩子绣花。</p>
夏秀才舍不得用家里钱买书,就带着儿子夏元抄书。</p>
从小就有夏秀才教导着,现在已经十三岁的夏元写得一手好字,父子俩誊抄起来很快的。</p>
江枝正想让夏元自去楼上房间选书,却见练字的彩霞又写错字,这已经是第五次错了,气道:“你夏哥哥像你这样大的时候都是自己学。”</p>
那时候的夏秀才还是疯子哥,清醒的时候也不见得多认真教,差不多全是夏元自己练习。</p>
彩霞七岁跟妮妮性子不一样,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听到奶奶说自己又错,立即低下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p>
夏元走过来:“江奶奶,让我教彩霞写字吧!”</p>
说起来江枝能识字,要用这软趴趴的毛笔字还真不如夏元,于是,夏元接替下她的工作,指点彩霞习字读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