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陌生人,还是知青的家里人,这一消息传得很快。</p>
第二天,母女三人出门的时候,知青点院子外已经有好奇的婶子来回走了。</p>
这年头,人都热情不记仇,见人出来,一个个感觉和钟文敏熟得不行,年纪相仿的婶子已经上前和钟母攀谈起来。</p>
钟文姝留心听了一下,有夸敏敏好看的,有明里暗里打听他们家情况的,甚至还有的问到了自己身上。</p>
就是没有一个夸钟文敏能干的。</p>
哈哈,理解理解!</p>
听了一会儿钟文姝就没有耐心了,在钟文敏手心里挠了挠,示意她麻溜点。</p>
钟文敏心领神会,上前打断婶子们的谈话:</p>
“赵婶周婶,趁着今天不上工,我带我妈她们逛逛,回头有空再聊哈。”</p>
“嗯呢,好好逛逛,咱这儿地方好,你们城里见不到哩!”</p>
“成,婶子,我们先走了。”</p>
等三人走出一段距离,钟母才开口问钟文敏:“刚那几人跟你熟吗?”</p>
钟文敏摇摇头:“我跟那几人说过的话,还没有今儿您跟她们说的多。”</p>
“那这儿的人还真热情。”</p>
“别管她们了,妈,你看前面,就是我们上工的地方,今儿是休息的最后一天,明儿就要开始上工了......”</p>
顺着钟文敏手指的地方看过去,钟文姝实在难以想象,眼前这片只有土块的地几个月以后会长满农作物。</p>
而这些农作物,都是被人一点点种下去的。</p>
靠天靠地的百姓更靠的是那双手。</p>
钟文姝没有办法感同身受,更无法体会其中是怎样的艰辛,只知道如今的敏敏是其中的一员。</p>
哪怕钟文敏真的很没用。</p>
想说点类似于“辛苦了”的话,又觉得很矫情,最后只轻轻叹了口气。</p>
“你又咋了?”这声叹息钟文敏听得清清楚楚,不知道这个妹妹又犯了什么病。</p>
“我就是在想,粮食都是怎么种出来的。”</p>
“还能怎么种,春耕夏耘秋收获,猫冬吃粮不慌忙。”</p>
“呦,还挺溜!”</p>
“可不是,天天听,脑子记不住,耳朵也记住了。”</p>
正说着话,迎面走来三个姑娘,是昨天见过的知青。</p>
其中一个女知青见着她们三人快步上前,带着笑打招呼:</p>
“阿姨好,昨天太匆忙,也没自我介绍。”女知青声音清脆,“我叫焦雯婕,跟文敏关系很好。”</p>
其他两个女知青似乎没想到焦雯婕能突然上前,反应过来也赶紧自我介绍。</p>
名字太多,钟文姝记不住,乖巧选择当一个哑巴。</p>
人家都主动开口了,总得有人理不是。</p>
钟母也笑着开口:“我是小敏的妈妈,这个是我家小女儿,和小敏是双胞胎。我们小敏娇气,平时多亏你们照顾了。”</p>
“呀,是双胞胎吗?”焦雯婕惊喜开口,“阿姨您不说,我还真看不出来呢。”</p>
说着,还往钟文姝这儿看了好几眼。</p>
硬是将钟文姝看出了一身鸡皮疙瘩,又在钟文敏手心里挠了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