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2)

钟文南最后还是选择了直接工作。</p>

街道办很上心,最后钟文南被分到了图书馆,做了个清闲但是无趣的图书管理员。</p>

钟老爷子拍手叫好,说那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风水宝地,要钟文南珍惜,不要荒废时光。</p>

面对钟老爷子,钟文南连连保证,会好好工作,抓紧一切学习的时间努力提升自己。</p>

不管老爷子信没信,反正钟文姝是不信,毕竟这娃可是连高中都没考上的人。</p>

“我本来还想着能不能去学点什么,比如开车什么的,那样还能多走点地方。”果不其然,钟文南并不满意。</p>

“那要不你和我换?我去图书馆,你来供销社。”钟文姝很羡慕的好不好,多清闲啊,比供销社可好太多了。</p>

“那还是算了,图书馆挺好的。”至少比那些催婚的婶子们要好得多。</p>

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七三年七月十号,过完十八岁生日,钟文南成为一名光荣的图书管理员。</p>

为此,钟母还颇为可惜,只是那是侄子自己的选择,她这个二伯母也干涉不了什么,只私下里和钟父感慨了几句:</p>

“工农兵大学啊,也不知道要是小南去了能分到哪个学校。”</p>

“哪个学校都不关咱家的事儿了,人家小南不乐意去。”钟父咂吧咂吧嘴,烟瘾犯了,但因为家里有孕妇硬是把念头压了下去。</p>

“还不是非要什么两年实践,不然咱家都能出来个大学生!”</p>

“你别在孩子面前提这些,都是大人了。”</p>

“这我还能不知道?就是跟你唠唠。”钟母叹了口气,嘟囔了句,“要是能给小敏整个大学名额就好了。”</p>

钟父没接这话,眉头也皱了皱。</p>

从东北回来以后,钟母就用了老爷子的关系,查了远在沪市的张家。</p>

老友送回来的消息说,张家确实如同张晨说的那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健康的那个儿子已经定亲了。</p>

看起来是挺正常的,但钟母就是不喜欢那个张晨,总觉这个年轻人攻击性太强,满心满眼都是算计。</p>

钟父何尝不担心这个,他没见过妻女口中的张老师,但只要想着看着长大的闺女就要扎根在千里之外,一辈子也见不到几面,就觉得心堵得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