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1 / 2)

老吏这么多年一直在贡院,自然也是知道这些的。</p>

他点点头,还想跟袁野清再说几句,见他眉眼疲乏,便也未再多言:“那您继续看着,我把这考卷送到陈大人那边去。”</p>

“夜深,烛火熬眼,大人再看会也就歇息吧,这还有段时日呢。”</p>

老吏走前又劝了一句。</p>

袁野清冲人温和一笑:“多谢老丈。”</p>

老吏笑着摇了摇头。</p>

拿着东西走了。</p>

考卷采用的是糊名法和誊录。</p>

考生考完之后,先着人把关于考生的名字、籍贯全都封印起来,以防被人提前知晓身份,又因为这些年参加秋闱的宗亲士族也越来越多了,堵不如疏,一味地在朝中找那些无根无基的清流也不是法子,何况也难保有人提前传递字迹的,便又多了一项誊录。</p>

考卷封印起来之后由专人把每一份考卷誊录下来,然后再把这些誊录的试卷送到批阅考卷的大人手中,由他们批阅。</p>

每一份考卷需要三位大人一起批阅打分,最后由人统算分数,把最好的那些考卷送于宫中由天子亲自查阅,再定名次。</p>

这一项工作,耗时之长、用人之多,可谓是十分复杂。</p>

可挑选人才本就不易,也因此在这其中能够脱颖而出的那些学子本就要比其余待诏、封荫或是经由别的途径选拔的人才要高人一等。</p>

内阁之中也多是由翰林院所出的学子。</p>

也就有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p>

虽有老吏劝说。</p>

但袁野清还不困,他这些时日都是困到极致才能入睡,与其耽误时间,倒不如把时间花在正途上面。</p>

他又喝了一口冷茶,清醒了一些便继续翻看起这次送过来的新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