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宫锦行上朝,便立即将长安使臣已经抵达都城一事,与文武百官说了。</p>
大家全都觉得惊讶,怎么这使臣就连个仪仗队伍都没带,自己悄无声地就进了都城了?</p>
对于长安提出的要求,大家也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p>
有人说应当应下,协助长安缉拿漠北逃犯。</p>
也有人说,这完全就是长安的一个计谋,漠北谙查王叔必然不在西凉,就算是将西凉翻个底朝天也没有用。</p>
更有许多人说,长安对漠北赶尽杀绝,西凉可能就是下一个漠北。</p>
所以,西凉非但不能助纣为虐,还应当齐心协力,助漠北谙查王叔一臂之力。</p>
朝堂之上,争论不休。</p>
宫锦行转而询问陆相,有何见解。</p>
陆相不过是略一沉吟:</p>
“若是不应,只怕长安会不依不饶。倒是不如,挑选一队士兵,交给那位长安使臣指挥,在西凉追查那漠北王叔的下落,做一个表面功夫。</p>
如此既可以不伤与长安的和气,又能掌握好分寸,长安使臣的一举一动都在西凉的掌控之中。</p>
最重要的是,长安挑剔不出什么来,毕竟我们已经尽力,捉捕不到,也是你长安使臣无能罢了。他长安更不能以此为借口,刁难我西凉。”</p>
这法子倒是可行。</p>
就像是和稀泥一般,无功无过,还有迂回之地。</p>
宫锦行颔首给予肯定,许多官员仍旧坚持己见,据理力争,认为西凉不应当服从于长安。</p>
“将权利交给长安使臣,他行走于西凉,万一有什么阴谋,或者刺探军情怎么办?岂不是给他提供了便利?”</p>
“就是,待他摸清我西凉根底,马上就会发兵西凉,侵吞我国土。断然不可行!“</p>
一时间,朝堂之上,嘈杂纷乱,竟然反对者多。</p>
宫锦行一时间也无法定夺,只能等派往雁翎关的人回都城再议。</p>
散朝还未走出大殿,宫锦行被谢灵羽的人拦住了,说要请宫锦行前往朝凤居,有事相商。</p>
宫锦行跟随来人前往朝凤居,谢灵羽已经恭候多时。</p>
见到宫锦行,立即命人奉茶,然后开门见山,切入主题。</p>
“听闻长安使臣已经来到都城,请求我西凉帮助他们缉拿谙查王叔?”</p>
宫锦行点头:“正是,本王不敢独断,所以朝堂之上与百官相商。”</p>
“摄政王饱读史书,应当知道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抗秦的事情吧?”</p>
“太后娘娘此言何意?”</p>
“长安这是想挑拨漠北与西凉,一旦我们帮助长安缉拿谙查王叔,就代表着西凉与漠北为敌了。”</p>
“太后娘娘的意思是,我应当包庇谙查王叔?”</p>
“当下,长安一家独大,长此以往下去,我们也迟早成为他们的盘中餐。与其坐以待毙,倒是还不如,我们大家联合起来,一同对抗长安。”</p>
宫锦行顿时明白了谢灵羽的意思。</p>
“漠北早在五年前,就已经被长安一举吞并,谙查王叔只不过是侥幸逃脱的散兵游勇而已,他还有什么资格与实力与我西凉谈合作?”</p>
“一时的虎落平阳,未必就没有东山再起之日。”</p>
“漠北人一向野心勃勃,当年依仗震天雷,就妄图逐鹿中原,一统天下。他日若是东山再起,太后娘娘觉得,他们会让这天下太平吗?</p>
尤其这位谙查王叔,当年就是主战派,若非是花将军雁翎关一战,此时我西凉只怕也国将不国。”</p>
“摄政王就如此畏惧他长安么?”</p>
宫锦行点头:“的确,本王很忌惮长安的铁骑。一人可以逞匹夫之勇,可本王背后,却是西凉数千万黎民百姓。每一个决断都不是儿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