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娘忍下父亲要把她卖入青楼的怨恨,一边擦眼泪,一边笑着说:“爹娘,咱们好日子来了。在咱们过河的时候,落在咱们后面那些李家村的人居然在崔阳县落户了,都是三嫂的功劳,还说三嫂发现并且培养红薯,五六千斤呢,陛下亲封的德瑞夫人五品诰命夫人。咱们家发达了,三嫂还是镇长,我就是镇长的小姑子,你们就是镇长的公公婆婆。到时候有钱有势,吃的那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坐得是大马车,银子用不完。给我大哥二哥多娶几个媳妇,给我也找个好婆家。”</p>
原本非常生气的李老头听到这话,一愣,眯着眼睛,语气颇为急切,“你这听谁说的啊?”</p>
“听一个叫吴四海的中年大哥说的,爹,红薯的事情,咱们也听说过,但没想到是三嫂种出来的。要是早知道,谁还在这里吃糠咽菜啊?”李英娘激动,“爹,您要是不信,您去官府打听一下。要是真的,咱们发达了。”</p>
刚说完,李元功和李元武气喘吁吁跑回来,担心父亲发脾气,缩着脑袋不说话。</p>
李老头心里激动,站起来,也不给两个儿子喘息的时间,“对,我去查查。前段时间浔阳府到处都是说红薯的事情,官府一定更加清楚。”</p>
李老头一边走一边说,突然又停住脚步,“不能光凭一张嘴,把咱们的家的身份文书和路引带着。如果吉祥镇就是咱们的李家村,这些正好能够证明咱们的身份。”</p>
不远处的李家村另外几户花钱过大渡河的人,刚才听到李英娘的话,都很震惊。</p>
不用李老头招呼,立即跟了上来。</p>
如果是真的,他们也不想呆在这边了。</p>
能够留在当地落户,谁还愿意回到原来那个穷山恶水的李家村呢?</p>
虽然之前很多人鄙视李老头,卖儿媳妇卖孙女的举动,但现在还要仰仗李老头去吉祥村,所以大家对李老头颇为客气。</p>
李老头又是村里唯一的童生,这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出门在外也有几分脸面。</p>
李老头一家奔着儿媳妇去,他们这些人奔着李村长那些人。</p>
看在一个村子的份上,这样也能在当地安顿下来。</p>
想到这,大家内心十分火热激动,特别期待李英娘刚才说的那个消息是真的。</p>
虽然李老头看不起村里的这些泥腿子,但加起来也有三四十人。</p>
去官府这种地方,人多才能壮胆。</p>
他在老家有几分薄面,但是在人生地不熟的浔阳府,根本就不认识官府的人,没人给他脸面。</p>
到了浔阳府衙门,李老头颤颤巍巍地从身上掏出来二十文钱,十分不舍地递给一个衙役,“大人,学生想打听一下崔阳县吉祥镇吉祥村是北方玉阳府李家村的人在那边安家落户的吗?现在吉祥镇的女镇长,是不是叫柳盼儿?”</p>
衙役毫不客气地收了二十文钱,“是玉阳府那边的一个李家村,我只知道吉祥镇的镇长是个女的,至于叫什么名我就不清楚了!”</p>
李老头听到这话,拱了拱手,“这位大人能否给我们打听一下?我三儿媳妇叫柳盼儿,我跟崔阳县那边的行商打听一下,得知吉祥镇的女镇长姓名跟我儿媳妇一样,我们也是玉阳府李家村,只是在逃荒路上跟村里人走散了。我们一直在打探消息,还请大人帮忙。”</p>
原本那个漫不经心的衙役在听到李老头的话之后上下打量,“把你身份文书和路引拿给我看看?”</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