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为,刘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代表着他只用儒生。</p>
其实不然。</p>
在刘彻刚刚发布举贤令的时候,为了尽可能地打压黄老学派,刘彻所启用的人才是不拘一格的。</p>
除了年龄分布广泛之外,他启用的人中性格分别儒雅、忠厚、耿直等,擅长的有写文章、口才好、能制定法律、能研发机械、会弹琴甚至是擅长演小丑伶人的,都能在刘彻手中获得一官半职。</p>
这些人里不仅仅有儒家,还有法家、纵横家、兵家、方术士、占卜家,乃至不为主流朝堂所用的黄老中人,同样也被刘彻大力提拔。</p>
为了贯彻初衷,刘彻对汉初的选拔制度进行了开拓创新。</p>
首先是汉朝传统的察举制度,分为贤良、孝廉、茂才(秀才)三科。</p>
举贤良制度是汉文帝的时候就开始的,晁错就是通过贤良科的选拔脱颖而出,进入到汉文帝的视线中,最终成为汉景帝登基时的心腹大臣。</p>
贤良科相当于是汉朝版的“国考”,只要能通过就能留在朝廷之中为官,起步最高,前途最好。</p>
孝廉科则类似于地方的省考,通过之后一般会被授予吏员之职。</p>
但别以为吏员就是小官,那就大错特错。</p>
黄霸通过了举孝廉之后,就一路晋升为河南太守丞,赵广汉也因为举孝廉成为郡城首府阳翟令(相当于市长)。</p>
在后世,芝麻绿豆大的职位也被称为“官”。</p>
但在汉朝,绝大部分的职位都是“吏”,比如说任何一个县衙,包括县令、主簿、县丞在内所有人都是“吏”。</p>
只有做到两千石郡守级别,被册封为“XX大夫”,才有资格被称为“官”。</p>
剩下的茂才科,通俗的说就是“奇人异士特殊才能征召科”。</p>
会打仗的,通过选拔可以让你直接当将军。</p>
会外交的,通过选拔直接让你以大汉使者出使国外。</p>
(/98654/98654291/1898479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