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改革不是革命(2 / 2)

任何改革,都得慢慢来,温水煮青蛙,才能更顺利的推行下去,那种暴烈的改革,不叫改革,叫革命,往往都是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之后才能去做,那也只是赌一把能不能成功。</p>

两宋最有名的两次改革,一是王安石变法,那是在应该徐徐推进的情况下去做,却推行得太过激烈,以至于失败,还导致了后面的流毒无穷,和范仲淹的改革比起来,堪称差到哪里去了。</p>

另外一次改革就是南宋末年贾似道想要做的改革了,公田法、打算法、检搜法,结果先后得罪了地主士绅阶层、军头阶层和文官阶层,以至于南宋本来就已经糜烂的局面出现了崩盘。</p>

不过从具体情况来看,贾似道也是没办法,那个时候南宋的局面已经是危如累卵,贾似道虽然是个奸相,却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奸相,他的改革如果能够真的顺利推进下去,南宋的局势说不定就会大有好转,可惜的是,他掌控力和其他势力的反弹太过强大,直接导致了南宋的崩盘。</p>

所以既不能推行得太过激烈,也不能等到事情无可挽回了之后再赌一把,现在大宋的局势还没有糜烂到那个程度,进行一定程度却并不会得罪所有人的改革,才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p>

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从朝堂的官员做起,仔细区分他们的职责所在,六部的地位开始提升,宰执只负责大方向的讨论,不负责具体事物,而具体的事情,则是六部去做。</p>

吏部负责人事、礼部负责外交和教育系统、兵部负责后勤计算和军事开支的比例、户部负责各项事务钱粮的支出与税务的收成、刑部负责重大案件的审判和地方案件的复核、工部负责各种军械、民生、建筑等建造。</p>

除了六部之外,御史台负责对官员的弹劾与工作成绩的审核、大理寺负责监管刑部案件的复核以及对官员的查处,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调动与调配。</p>

这就是所谓的六部九卿。</p>

这九个部门的最高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p>

而宰执们不再对各个部门负责,而是作为皇帝的辅助,名为参政院,他们对大事有着决定权和对皇帝的建议权,却并不具备实际上的权力。</p>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微妙的平衡,宰执们官职和位置要更高一些,基本上进入参政院的宰执,只有区区数人,除了本身是正二品官员之外,都会加上太师太傅太保这些一品头衔,尊荣之极,却反而没有真正能掌握的权力。</p>

而六部、枢密院、御史台和大理寺的最高长官,官位只有从二品,也一般不会有尊荣的头衔,然而实际掌握的权力,却比参政院的宰执们还要大。</p>

这样的改革,当然算是很大的动作,要知道宋朝冗官的局面让品级高的高官不少,各部的长官位置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品级达到二品,却没有成为各部尚书的官员,我大宋也不是没地方安置,全部加了正二品的金紫光禄大夫的头衔,然后个个靠边站,同参政知事,却实际上只能算是顾问,能提建议,听不听,就得看皇帝的心情了。</p>

同级别的冗官,全部这样处理。</p>

而这些冗官的存在,反而是对在职官员的一个震慑——干得不好,自然有预备队在等着你们!</p>

(/18216/18216310/1031276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