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豪情万丈志不凡(1 / 2)

低眉成欢 花愁 1580 字 2个月前

从小到大,庆王都是胆小惜命的。</p>

他喜欢读书、吟诗作对、谈论古今,唯独对皇权争夺没有兴趣。</p>

当年长兄靖王最擅谋略,势头也最猛,本该御极做皇帝的。</p>

谁知半路杀出个翎王,联合韦氏,暗中做手脚,竟把长兄置于死地。</p>

当年的情形,现在回想起来,依旧让他胆寒。</p>

亲兄弟,兵戎相见,非生即死。</p>

大哥靖王终究还是念及骨肉之情,对三弟手下留情了。</p>

谁料到,三弟竟然疯批反扑,在父皇跟前搬弄是非,置大哥于绝地。</p>

偌大的靖王府,前一日还门庭若市,多么热闹。</p>

不过一夜之间,树倒猢狲散,便苍凉如一座鬼宅。</p>

到今天,那套偌大的庭院依旧荒废着,再寻不到往日的热闹印迹。</p>

庆王现在还记得,长兄被押解前往黔州的时候,最后跟他说的那番话。</p>

“二弟,你从小心慈手软,不是老三的对手。若没把握,万不可轻举妄动,保重自己最为要紧。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努力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p>

生在帝王家,锦绣如堆,万人敬仰,可他们最大的希望,却是活下去。</p>

多么无情,又多么可笑。</p>

庆王也那么做了,敛起锋芒,假装玩世不恭,做一个只知吃喝玩乐的富贵王爷。</p>

外人都言他胆小怕事,是个扶不起的纨绔子弟。</p>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些略带贬义的评价,关键时刻能为他保命。</p>

这些年,他看着三弟在高位上备受煎熬,看着他比常人更快地衰老,看着他从青春年少,短短数年便像接近垂暮。</p>

起初他还有些庆幸。</p>

可是现在,三弟他阳寿恐不久已,恩恩怨怨,一眨眼便走到了尽头。</p>

而他身后,居然站着韦氏兄妹,那两人心思诡异,贪心更多。</p>

若有朝一日,江山旁落,愧对列祖列宗啊。</p>

庆王又怕又不甘,担心地摸了把自己的脖后颈。</p>

丁惟继看出他的犹豫,劝道:“王爷,此事非同小可,若非有十足把握,还是不要轻举妄动呀。”</p>

丁惟继跟他同样的脾性,事情若没有十足把握,定然是不会贸然动作的。</p>

庆王点头,叮嘱他在城外注意安全,转身坐轿子回了庆王府。</p>

刚进门,便见长子袁涛迎了出来。</p>

“父亲回来了。”</p>

袁涛走上前拱手长揖,很是知礼。</p>

他已经十九岁了,正是鲜衣怒马青春正茂的年岁。</p>

“你在等我?”庆王声音满是疲惫。</p>

“孩儿有事儿同父亲商议。”</p>

这孩子平常最是沉稳,今日却一脸扭捏,实在反常。</p>

庆王疑惑比了比手,父子俩一前一后进了跨院的书房。</p>

“刚才那番话,有胆量你就再说一遍。”</p>

庆王的声音难得一见又尖又高,吓得袁涛忙躬身作揖,唤了声“父亲息怒。”</p>

怕归怕,他却没有退缩,一撩袍角,跪在当地,拱手道:“外人都传,袁氏江山气数已尽,若咱们再无动作,必将易主。”</p>

“外头长舌鬼的胡话,岂是能入耳的。这等闲话,以后若要再传进我耳朵里,我拿你是问。”</p>

袁涛气急,拱手道:“父亲大人还要装聋作哑下去吗?袁家江山风雨飘摇,危在旦夕,作为袁家子孙,您不觉得羞愧吗?”</p>

自然是羞愧,可羞愧在生死面前,又算得了什么。</p>

庆王被儿子问住,一时无言以对, 一甩衣袖,怒道:“大人的事儿,你少插手。”</p>

“家国存亡之际,匹夫有责。江山动摇,每一个袁氏子孙都需挺身而出,何论大小。再说,孩儿已经十九岁了,业已成年,不再是孩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