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假账(1 / 2)

李丰年听了之后点了点头,陈安晏说得的确在理。

随后,陈安晏又故意问起了李丰年,问他可知道这许瞻基跟朝廷的那些官员来往密切。

他告诉李丰年,自己曾经怀疑这许瞻基是受到了齐太后的指使而去对付自己的家人,但李文栋却告诉自己,单文柏跟许瞻基有很深的过节,两人应该不可能冰释前嫌。

而这许瞻基跟朝中的官员来往不多,当年他还在京城为官的时候,李丰年他们这些王爷也都还在京城,所以陈安晏想知道李丰年对这位江苏巡抚熟不熟悉。

陈安晏的这一连串的试探,倒是让李丰年的戒备稍稍松懈了一些。

倘若他现在面对的是像单文柏这样的官员,李丰年必定能看得出对方是在试探自己,可如今他面对的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虽然他在山西,对陈安晏的手段也有所耳闻,但还是很难将这个少年跟那些老奸巨猾的大臣联系到一起。

因此,李丰年在思忖了片刻之后,最终也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我们这些亲王当年虽然都住在京城,但按照大梁祖制,都不得参与朝政。虽说先皇有时候也会问问我们的意见,但对于朝廷里的这些官员,实在是知之不深!”

随后,他也讲起了当年许瞻基和单文柏之间的过节。

他说的倒是跟当初李文栋说的都差不多。

不过,这也更加引起了陈安晏的怀疑。

时隔多年,李丰年竟然还记得这么清楚,想来他跟许瞻基早就有了来往。

而且,他也听说,当初许瞻基被赶出京城的时候,是李丰年暗中帮忙,否则的话,他后来的仕途未必能这么顺利。

陈安晏听了之后,神情也有些失望。

随后,他直接放下话来,一定会让许瞻基付出代价。

李丰年听了不动声色。

陈安晏并没有在燕王府停留多久,说了会话之后便离开了。

不过,在离开之前,有个燕王府的下人找到了陈安晏,给了陈安晏一张纸条。

陈安晏上了马车之后,打开纸条一看,却是立刻冷笑了起来。

按照纸条的口吻来看,应该是那位夫人。

夫人的意思很简单,想要出一笔银子保住廖日泽。

陈安晏怀疑,这从头到尾,极有可能就是李丰年和他那位夫人演的一出戏而已。

身为王爷,他自然不便公然干涉陈安晏查账。

不过,却是能让夫人以廖日泽妹妹的身份来收买陈安晏。

而那个下人在送了纸条之后,便一直远远的跟着陈安晏的马车,他倒是没有隐匿行藏,看起来应该是想要等陈安晏的答复。

陈安晏并未理会,出来燕王府之后,便直接跟袁文甲回驿站了。

回到驿站之后,他便将燕王的意思告诉了袁文甲,他也提到了跟着来到驿站的那个下人。

那个下人倒是十分守规矩,在距离驿站还有百步左右的时候便停了下来。

袁文甲很快也猜出燕王和夫人的目的。

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他这个主使倒是没了主意。

见到袁文甲如此,陈安晏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失望。

其实,这次前来山西,陈安晏对这位户部侍郎还是有几分试探之意。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其重要性,在六部之中,仅次于吏部,因此陈安晏一直都十分重视。

户部尚书楼怀民是秦王的人,在陈安晏看来,一旦等到李彧掌权,自然都应该逐渐替换成李彧的人,而这袁文甲自然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袁文甲同样为官多年,在户部也算是兢兢业业。

所以陈安晏想要通过这次机会,看看能不能拉拢袁文甲。

只是如今看来,这袁文甲对账目都算是得心应手,但处事却是有些胆小怕事。

因此,陈安晏觉得这袁文甲当一个户部侍郎还算称职,但尚书的话,恐怕还有些勉强。

陈安晏直接告诉袁文甲,燕王都说了不必顾忌,那就按照朝廷的规制去办便是!

至于那廖日泽,既然池墨弦认为他有罪,那就直接押送京城审理!

袁文甲听了还是有些担心。

陈安晏拿出圣旨,说道:“既然皇上都让我们放手去做了,大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袁文甲只能无奈说道:“陈大人,我们查了这么多天,到现在也只有辛大人的证词,却并没有半点证据,若是真的押送京城,不论是王爷还是宫里,恐怕都没法交代!”

陈安晏听了却是大笑了起来。

“袁大人说笑了,证据这种东西对于袁大人来说,不是最简单不过了么?”

袁文甲一时之间没有明白陈安晏的意思:“陈大人的意思是……”

陈安晏看着袁文甲淡淡说道:“账本都是人做的,大人最近这段时间已经将山西的账本都看遍了,想来哪里有什么漏洞早就了然于胸,多做几本账本应该不是难事。”

袁文甲听了大惊,说道:“陈大人的意思是要本官做假账?”

陈安晏微微一笑,说道:“大人不必惊慌,光凭之前看的那些账本,大人已经能够断定这山西的官员必有贪墨,而且数量在百万两之上。他们既然能做假账,为何我们做不得?”

袁文甲心中不禁感叹,陈安晏这么做实在太胡闹了。

虽然陈安晏的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但那些山西的官员哪里会承认自己做的假账。

一旦被皇上得知,不光是彻底得罪了燕王,更是欺君之罪。

陈安晏有皇上当靠山,而这次巡查山西账目是以自己为主,到时候恐怕还是得自己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