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单篇】入梦明我相思忆(李杜)(2 / 2)

李白把脸向前移了移,再次贴上杜甫的唇。杜甫的唇齿透着一GU杜若香,风卷残云间颇涉遐思。

肢T摩擦带出衣物摩娑的声响,李白身上热烫的温度令杜甫退却,李白却步步进b,再也不容许杜甫cH0U手。他一手来回抚0杜甫骨感的背脊,一手缓缓地解他的衣带。

杜甫的眼神看起来很犹豫,李白却只当他怕羞,而今他心意缠绵,恨不得两人的灵魂都能交作一块儿。将衣带cH0U出来以後,他的右手过去握着杜甫的手,与他十指扣在一起。

而後李白终於翻身过去,压到杜甫的身上,脸面向下啜吻他的颈颔,直至大开衣襟的锁骨,发出Sh淋的水声。

对杜甫而言,李白是天,而这一片天罗地网,自此把他盖了个天长地久。

杜甫明白庙堂之事,知道长安的种种,也看得出国家的倾颓,他唯一无法理解的就是李白这个人。越是如此,杜甫越是盲目地一把紮上去,他走不了回头路。

这一刻如此,一生都如此。

「凡道士者,大道为父,神明为母,虚无为师,自然为友……延尔冰雪之容,延尔金石之寿……」

翌日,李白与杜甫光荣地被迎回紫极g0ng。

祭坛前,李白头戴云巾,身穿道袍,腰际佩剑,虔诚地跪在高天师面前接受道籙,俨然一认真接受训示的道君。

杜甫见证李白受籙,哪怕他对宗教向来没有太重的执着,如今却与有荣焉。同时他心中暗想,若是真有神明,对於他与李白之间的种种,也只能请神暂闭一只眼了。

有情总为无情伤,多情不似痴情苦。

欢乐趣,离别苦,痴心儿nV挽留春,就中更有痴情人。

青莲是种毒药,毒苦了杜甫,他的身T依恋他的指温,他的鼻腔呼x1他身上萦绕的淡淡酒香,他的眼不可自拔找寻追随那翩若惊鸿的醉人白衣。

原本他们还可能共度更多美好时光。「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只可惜汪l的一封信,决定了两人的分离。

石门送别那日,天气正好,两人在户外宴饮。

李白见杜甫愁眉不展,提议互相题诗赠别。还是李白了解杜甫,为了能拿到李白珍贵的诗稿,杜甫高兴不已,他打定主意,以後那张纸,去哪里他都非得贴身携带不可。回家以後,他要请妻子在衣服的心口绣一个暗袋,他要把李白的诗时时贴在心上,终食之间不离。

李白今天似乎神思颇佳,一挥而就,大气写道: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sE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看得杜甫怦然心动,但是平时品评诗文的佳句,他一句都说不出来,只有提笔,郁郁寡欢地写道: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两人珍重地交换信纸。杜甫接住纸以後,紧紧地按住李白的手。李白依旧面带亲热,只是凉凉地将那只被紧握的手cH0U了开来。

杜甫愣了一愣,强自撑住神sE。

端详着杜甫的表情,李白一阵心cH0U,明知杜甫不可能再跟着他,还是问道:「我要往泾川去拜访故人,你要随我来看看吗?」

杜甫早在看见汪l那封信的时候,就觉得不大高兴,但是李白的知交在这广大天下何其地多,他还有什麽好说的?想来那个夜晚,过去就过去吧,能忘最好,不能忘也就别提了。

想想还是别去打扰李白与故友相聚,只得摇摇头,装作风清云淡般莞尔一笑,而李白未曾发现那笑容中的苦涩。

这一日杜甫喝得特别多,也特别猛。想到往日发生的种种,他的青莲如何笑,如何在月下饮酒独舞,有舞剑丰姿,有马上雄姿英发……李白ㄧ颦一笑深得他心,只可惜李白心若浮云,此刻早已远去。李白什麽都好!只是从来不属於他。

他无法停下手中杯盏,反而是李白几次都劝他别喝得太猛,否则等等要如何骑马上路。

杜甫反常的样子李白都看在眼底,本来以为他会哭,毕竟他在自己面前眼现泪光也不是头一遭;杜甫却非常铁齿,他认为今天要是哭了,也许以後就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他的青莲兄终究要离他而去,而他杜子美什麽都不能改变。

碧云天,h花地。秋风吹过丝缎般的草皮,刮在杜甫的身上,令他周身寒冷。

两人在凉亭下握手。杜甫从来没有主动抱过李白,但是还没等他踏出这一步,李白已经与他分了手。杜甫咋然,两人只能各自往不同的道标前进。

杜甫前一刻还维持着笑容,苦撑到李白终於走远,还没来得及踏上马,他就摀着阵阵作疼的x口,蹲在路边吐个不停。

什麽也吐不出来,顶多是一些酒水,混着丝丝腥红,他却何其地肝胆俱焦,柔肠寸断。

「呕」了好几下,一边吐,两行清泪无声爬满他两颊,杜甫真怕连心肝都给吐出来,蓦然发现,自己老早把一颗心忘在李白身上,难怪吐得再凶,依然什麽都没有。

昨夜西风凋碧树,望断天涯路。

落红永岁飘零,寂寞朝朝暮暮。

石门伤别,一曲一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见无可奈何花落去,从未似曾相识燕归来。

杜甫回到长安以後,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众人包括他的妻子都以为杜甫是姑妈过世以後,心情不能平复,再加上政局炎凉,总是不能一展抱负,才郁郁不得志。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书浮云往不还。

想到李白还是在浪迹天涯,而自己怕是再也没这个钱有这麽大规模的旅行了,就是要养活一家老小都成问题,杜甫不由得惆怅不已。

他想他的青莲,做什麽都想他。他怨青莲当时诸多承诺,如今薄情不已。

当他在长安一切尘埃落定,已经是冬日。杜甫想再有往日的诗兴,可当时替李白磨墨、捧砚,都是多美好惬意的日子啊!今时早已不能与昨日相提并论。

在遇见李白之前滴酒不沾的他,也曾经想借酒浇愁,但是一口浊酒入喉,他总是忆起李白这麽说:「泉是好泉,酒是好酒。」顿时放着李白题诗的x口变得沉甸甸的,彷佛有千钧重在压着。

书斋一角,是众人都不愿进来打扰杜甫的僻静之处。

杜甫独自埋首,又油然升起泪意。在齐州,哪怕山上寒冷,只要有李白温暖着他,平生足矣,哪像现在烧再多的炭火,家里也有妻有儿,感觉却依然说不出的难过。

杜甫之妻杨氏大概不会知道,此时丈夫虽然已经返家,他却远远地思念着外地的一个男人。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空有鹿门期」字字撞击着他,杜甫也不想这麽诅咒自己,可他想让李白看到这句话,他想李白一定会懂得,他是多麽渴望能再见面,一眼就好,再不能看见青莲,杜甫真觉得长安都失了光采。

绞尽脑汁将脑海中的纠结思念题作诗以後,杜甫的x口紧得快要不能呼x1,一口血差点又要吐出来。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杜甫无法再思考别的,他忍不住从早到晚,不论什麽时候想的都是李白。

真的好苦。

李白的行踪飘忽成谜,有时在某地引起SaO动,有时或是隐匿下去。

曾经有好友孔巢父自长安归游江东,即将往禹x一地探访,杜甫听闻李白也在该处,真是欣喜若狂,几日几夜不曾阖眼,心道上天终於怜悯他,给他得到李白音信的机会,作诗「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x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道尽刻骨相思,只愿李白有回覆,他想,李白一定会懂他文中感情。

然而巢父还未动身,李白的书信已经千里而至: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杜甫读信时,嘴巴一开一阖颤抖不已,尤其当他读到「思君若汶水」一句,心想那汶水永流,李白对自己的感情,必然也是货真价实,随着泉水长流不已,顿时百感交杂,心cHa0翻涌,一阵头晕,膝盖都要软下来。

杜甫有两小儿在家,宗文T贴懂事,宗武好动活泼。杜甫读信时,把宗文、宗武都吓了一跳。宗武前去搀扶爹亲,紧紧地抱住爹亲的腰:「父亲--不要难过!」宗文见杜甫涕泪满衣裳,从小到大何曾见过父亲这样?赶忙入内叫母亲过来安慰父亲。

杜甫不断摇头,心想李白为何如此绝情?两人分别多时,李白就这麽一封书信,寥寥四十字,多麽令人痛心啊!

他只得一读再读,读了又读,直到泪水晕开李白龙飞凤舞的手笔,他才慌忙地以衣袖拭乾,一首小诗却早已被晕化一半。

杜甫怎麽看都不够,只好将信纸按在x口,好生安慰自己:「不是的,不是的,青莲人在齐鲁,多遥远的距离啊,送信着实不便,定是耽误了时程……放心,定有下一封信!」

谁知道,杜甫日夜期盼,等得堂前的花都谢了,信使却是终其一生,再也没有捎来一封来自李白的信,哪怕杜甫寄得再多都杳无回音。

就在杜甫思念至紧之时,李白在金陵下扬子江,於石头城寻访故友崔侍御史,这位崔御史曾与李白同游凤凰台,两人相会非常畅快,令李白铭记在心。

李白迫不及待要见到崔御史,作诗形容自己寻友时的焦急与渴慕:「我忆君到此,不知狂与羞」,他思念催御史竟然已经狂烈到不会怕羞的地步。

他也的确顺利见到崔御史。崔御史对他很是热情,正事都不g了,成天与李白「舍舟共连袂,行上南渡桥」……

李白似乎忘记了一切,忘记国家大事,忘记寻仙求道,也……忘记了杜甫。

转眼间十年过去,杜甫依旧默默无闻,倒是李白闯出许多名号,为众人所称道。

李白受江南山水x1引,毅然南行。在扶风结识了一名壮士,不过几日,两人便成了意气相投的好友,食共桌,寝同席,一点也不输当年与杜甫的热络。尤其那壮士同为习武之人,与李白时有切磋,刀光剑影下,辉映两人肝胆相照,两颗心更形贴近。

李白非常喜欢这位扶风壮士,虽然这豪士之所以会与李白相遇,是由於洛yAn沦陷於安禄山之手,南下避难的缘故,然而与李白相处的这段时间,不但一点也不似避难,反而携手遍览美景,登览大好山河,成了平生第一快事。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Y。

别人战火的战火,逃生的逃生,杜甫也在这些人的行列中;至於李白,这一行往东吴进发,身旁有才子相陪,意气相倾山可移,足见扶风壮士令李白为之心折,想必这段日子过得惬意之至,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拜别扶风壮士,李白先是与前宰相李林甫之nV道士李腾空有了暧昧关系,而後於梁园结识宗宰相之nV宗氏,一首〈梁园Y〉缔结金玉良缘,使两人结为夫妻。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时的杜甫,也正在四处流亡,携家带子的同时,并没忘了给李白写信,李白是他的空气,这十年来,写信给李白成了他不可或缺的习惯。

写完这首《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以後,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其实杜甫早就对李白的回信Si了心,有的没寄出还算好的,多的是一封封乞人送过去,却半点音信也无。

杜甫惓惓系念,相思缠绵,对李白那份刻骨磨人的闲愁,怕是李白本人不知道罢。

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杜甫本来以为如此一来,终朝难忘李白的窘境能稍微纾解一些,却是越见战事浮夸,越是在意李白,就怕他受了风寒,或是为J人所累,还是旅程中出了什麽差池。

音信飘缈间,经过杜甫不懈打探,终能闻得关於李白的只字片语,听闻他尚且安好,四海为家,杜甫总算放下高悬的一颗心,换得一夜好眠。

--没关系,你好,我就好。

杜甫戚然一笑。

听闻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乘舟失坠,生Si未卜,杜甫终於崩溃。

他不能接受!李白作了什麽,何以苍天如此待他?

青莲,青莲……!生不见人,Si不见屍,叫杜甫情何以堪!

认识杜甫的人,都知道杜甫关心李白得出奇,李白的噩耗一传出,随即有许多人来向杜甫报信。

向来不信苍天鬼神的杜甫,这一听,连日来烧香祭祀,花果供养,道观古刹一一寻访,不求长乐未央,只盼修得今生薄福再与李白相会,否则…否则…李白就这麽Si了,自己也会Si不瞑目。

JiNg神紧绷之下,杜甫已经许久没有睡好,他的眼皮沉重,JiNg神疲惫,但是每当他躺在榻上,思绪就飞快穿回十年前齐州的秋夜,他与李白单衣共被,T温相互传递,心向彼此靠近,没有哪个时候是b当时更紧密结合的。

年轻的自己太过天真,总以为天下没有难成的事,孰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能不能再会李白,已是他生平夙愿,连这都无法达成,又谈什麽「安得广厦千万间」?

夜sE朦胧中,天街小雨润如苏,雨声淅淅沥沥,如此惆怅。自从听闻李白的噩耗,已经过了几日,杜甫无法数算。

他总是在夜半惊醒,x口阵阵紧痛,唯有握紧李白在石门所赠之诗,才稍有舒缓。他不想再惊扰妻子,於是在书房独坐。

同样的红烛,曾经他与李白在西窗下相视而坐,杜甫静静凝视李白用剪子剪下烛泪,那时的李白一定就与自己同样,不怕夜晚漫长,只怕蜡烛有熄灭的时候。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今物是人非事事休,独对红烛,眼前没了李白温润的容颜,李白的一颦一笑只能追忆,几分若有似无的寒意在书斋中飘荡,更觑得杜甫的寂寞。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早从去寻李白那时,杜甫就知道,自己与李白合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从没想过自己能对一个人诉尽衷肠,深深的感情烧灼着灵魂,使他痛苦辗转,这镂刻的思念要生生世世随他轮回,无计可除。

恍惚间,杜甫伏在案上入梦。

梦境迷离,如初见的紫红袍,李白足蹬长靴,腰系宝剑,长鬓飘飘,一双眸子琉璃火似的莹莹烧着,清郁夺人,杜甫才看一眼,魂已被慑走大半。

他心情激动,如梦似幻的情境好不真切,他日思夜梦,魂牵梦萦的李白,亦真亦幻,触手可及。

琥珀光摇金灿烂,葡萄香泛碧琉璃。

他与李白共饮,期间杜甫着急地问了很多事,包括李白有没有收到他的信、这些日子来他过得好不好,以及最重要的,乘舟失坠一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李白笑而不答,等到杜甫问得嘴都酸了,李白才两手捧觞,微开唇齿,恭恭敬敬地说:子美,陪为兄喝一杯。

杜甫在梦里喝得混沌,自从当年与李白一别以後,直到现在,他再也没有喝得这麽多过。即使身子昏昏yu坠,然而对面李白依旧老神在在,他心想,不行,要陪青莲喝足三巡才是,y是撑住。

但是他喝得好困,真的不行了。杜甫怨自己这麽没用,不能让李白尽兴,难怪这十年,李白对他不闻不问,就是喜欢找别人,怎样都不来找他。

意识涣散之际,杜甫已经连握在手中的酒杯都觉得沉,手一松,酒水便随着倾倒的酒觞泼洒一桌。

李白好整以暇扶正杜甫的手中杯,引着他的手,让手肘放松地顶着桌面,将杯凑到自己的嘴前,而他持着羽觞的手,也绕过杜甫的手臂,与杜甫交臂而g。

他饮杜甫的酒杯,杜甫饮他的酒杯。行了大义以後,哪怕人鬼殊途,他们都不再只是朋友,生生世世,苦随君行。

李白问道,子美,你愿意吗?

李白才问完,杜甫已经把李白的杯仰头一饮而尽。

不论轮回几遍,这就是杜甫的回答。

隔日一早,杜甫醒来,发现自己的身上披着一件衣服,大概是妻子替他披上的。

他已经记不得梦的内容,只依稀感觉到李白入了他的梦,青莲终於来找他了。

杜甫日日消沉,未曾如此振奋过,他立刻研墨,提笔写下〈梦李白〉:

Si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sE。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越想,越是不安。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人有山川阻挡,杜甫实在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既然如此,李白又怎麽可能过来找他?难不成……

这时杜甫反而希望昨天那情亲意切的李白别是真的,否则李白本人该不是出了什麽事,不然他的魂魄怎麽会……

杜甫九曲回肠,挖空的心,丝丝地痛楚着。

书斋的碧纱窗没有阖起,窗外月轮光转,明光闪闪烁烁,自窗外洒进室内,房内全镀上一层银晖。

几日来频频梦见李白,有时在昼寝,大多是夜晚,李白总是一语不发,笑YY看着他。

杜甫在梦中有哭有笑,对着李白,他总是不能自己。

这日,他真的太苦了,忍不住对着李白破口大骂:青莲,你何以如此狠心哪!你日日与我相聚,却连一个字都吝惜於我吗?

李白始展愁颜,摇摇头,好像是在告诉杜甫,因为某些原因,他不能与他交谈,同时,他却微微展开臂膀。杜甫见状一怔,不由分说地拥了上去,泪Sh李白的衣襟。

这一晚很漫长,杜甫絮絮叨叨地向李白说了好多好多,这十年来发生的事、他对国家的抱负,更多的,是对他的刻骨铭心,离别李白以後,杜甫总觉得日子浑浑噩噩的,过得不是滋味。他想让李白知道,但他好像不必多说一个字,李白都已经知道。

他真的很想跟李白说话,口舌成疮也必须说完,他不掩饰悲喜,泪都已经流乾了,还是有想哭的冲动。

李白是耐心的倾听者,他的目光始终定准在杜甫身上,随着杜甫的情绪而起伏。杜甫说得开心时,他眉飞sE舞;杜甫沮丧时,李白同感哀凄,总是伸手揽揽他的肩膀,彷佛他们之间,从来没有改变过。

梦中不见时光流逝,一GU不安与紧张却在杜甫心中油然而生,他问:青莲,你还会来看我吗?他已经连实际见面都不奢求,只奢望能在梦中一窥李白面貌。

李白依然不答。

倏然,天光刺痛杜甫的眼睑。杜甫自梦中惊醒。

几日间,他盼望李白再度翩然而至,李白却再也没有入梦。

杜甫失落不已,题下第二首〈梦李白〉: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後事。

银河垂地,月华如练,有江水溶溶,斜月帘栊。

当涂的江畔流光潋灩,银光点点,映S江面上的雾气。

一叶兰舟在江面横驶,一红衣人斜卧於舟楫中,袭人晚风,惊残他酒中浓睡。

那人喝得不省人事,身上衣带散乱,他毫不在意,卧看天上流云悠悠。

可能是喝多了,他一阵yu呕,立刻伏到船边,却见水波上映着一轮玉壶光转,好不夺目。

他怔怔看痴了,伸手就想构到水中,捞起那圆圆的白玉盘,手却怎麽也碰不着。

「…呃!」

「哗啦--」

扬起一大片透白水花,四溅水珠落入舟中,舟内之人竟尔消失。

再次睁眼,自己在江畔平躺,全身Sh透了,衣料紧贴在肌肤上,有些腻人。

有个人坐在他的身旁,静静守着他。风从容吹来,他竟不觉身上寒冷,原来是那人除下外衣,披在他身上,自己甘受冷风吹拂。

李白r0ur0u眼,自地上吃力地坐起身来,倾身去看那护在自己身侧之人。

「……子美。」

原道是,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缘、恐结他生里。

【完】

曹丕〈燕歌行〉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心肝。

悲风清厉秋气寒,罗帷徐动经秦轩。

推荐BGM:南合文斗-让泪化作相思雨

萧人凤-牵绊

滚被被那段的推荐BGM:胡杨林-香水有毒

(靠腰)

我要老实说,某一个晚上,我真的有想过两个人滚被被的情景,但是检查的时候我怎麽想都想不出来要怎麽滚下去,嗯嗯啊啊的真心破坏情调,想再多一分都没办法,只能不了了之。

我自己写那段的时候都很纠结\(⊙皿⊙)/

我觉得发很多地方会雷Si很多人啊啊~

〈燕歌行〉一诗最符合杜甫等待的焦急不安(曹丕你有多怨妇啊?)

这篇文章以两万出头,多了两千字作结,主要增加部分就是滚被被(你奏凯)

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感慨良多,睽违一年多,总算能再重写这一对。

进入大学以後,第一篇写的是阮修与王弼的人鬼情未了;第二对则是鲜有人知但萌到炸的范雎主仆(如果在现实有发现秦昭王这种男人,请二话不说快点嫁给他,这种男人绝对是绝种的!)

回忆李杜是常有的事情,文笔随着马齿徒长,也有进步,但我频频重看的往往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次也算是因缘际会,让我在图书馆三楼(←完全不文学,都在放史地的楼层)借到两本李白。

→我必须说,放人物传记那一架,有一层完全被李白跟杜甫占据,李白与杜甫各据一方,中间则是两人的书混杂一块儿,缠绵十分,你侬我侬ㄧ本一本交替着摆,扑朔迷离分不出攻受来。

可惜我逛图书馆从来没看过专门介绍李白X杜甫的书,网路上这种文章(尤其是教学用的,高中国文老师你们都在用什麽样的方式残害国家幼苗啊?)倒是多不胜多,靠不靠谱不一定。

还是李白传後面的时间表牛b,只是看着一年一年李白遇到各式各样不同的人,为了他们写出一首一首充满JQ的诗,我就杯桑灰常,白哥哥你还可以再NP一点吗?!

咳,我只是想强调--李白跟杜甫,这对是我进中文系的初衷,这点我真的没骗人。

直到现在我一点李白跟杜甫都还没学到,我也没有後悔过XD

(最近学〈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跟锺会是在nVe恋情深什麽噫噫噫,还有汉文帝我拜托你不要再往前了你快要把贾谊给压倒啦~~

子路跟孔子的文已经写了一万字目前放置py,大纲写好的有鲁桓公X鲁隐公年下兄弟鬼畜nVe恋=_=

怎麽中国古人的文章每一篇都活像搅基搅出来的?拜托有抱负的小腐nV们全都来读中文系啊\q/)

对於李杜这对,仍旧心痛不已,总是觉得nVenVe的,这一次已经尽力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

结局有点开放式,其实我不喜欢走开放式,也讨厌意识流,所以结局答案在纳兰X德那阕词里了。

→这里给大家破点灭,诗仙哥哥正史上是病Si的,但是野史里为了给大家一点偶像剧想像,有说是醉Si的,也有说是抓月亮溺Si的,我就多多益善来个21这样(殴Si)

从星期一(3/18)开始,到今天(3/20)才写完,期间灵感不少,第一天的情形不错,第二天最好,昨晚写到凌晨五点,前天则是凌晨四点,感觉诗仙哥哥有在庇荫我,不然我大概会像杜哥哥一样写到一口老血吐出来。

回头修改的时候,我又酌添一些诗词上去,把语句尽量改得更为工丽,毕竟有了这份文心,还要懂得雕龙。(不过掉书袋太严重,还有我不想要李白跟扶风壮士真的过得很爽的模样,我就把柳永的〈望海cHa0〉拿掉了)

我很少看网路上的历史文,因为感觉很难符合,尤其是战国时代的人说话b较古朴,网路上不三不四雷人的文章忒多,小朋友有Ai是好事但是越喜欢历史文就要Ai读书(此话纯鼓励,绝无贬意)

我自己是觉得既然要写古代文,一定质量的文笔还有美好的修辞都是必须的,如此一来方能悦人耳目。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多不胜多。

《赠李白》一说是杜甫对李白的规劝,以前我看书也是这样写,但是其实不无可能是李杜两人交游时的纪念;

《春日忆李白》并不是石门赠别时,杜甫写给李白的诗,但是我用在当时。另有春日暮云为JQ成语;

《梦李白二首》落月满屋梁、故人入我梦,落月屋梁、青林黑塞什麽的,都变成语了,实用X跟「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一样高,不由分说;

《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人家说後者艺术价值高,我说前者ch11u0lU0的感情b较合我胃口(杜甫不愧为史上第一抒情诗人,就是专写他对诗仙哥哥的Ai,人家专业化生产赛高);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推波助澜地奠定了李白在诗坛的高地位;

其余还有〈不见〉、〈饮中八仙歌〉(表面上写八个人其实JiNg神全在李白身上)、〈赠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今夕行〉……共十五首。

至於李白酬答杜甫的诗,只有〈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沙丘城下寄杜甫〉、〈戏赠杜甫〉。

第一首是当场作给杜甫,第二首算是两人分别以後,李白有在思念杜甫,第三首则是寄给杜甫的书信无误,第四首也是与杜甫同游时,在衮(ㄧㄢˇ)州写给杜甫的,有人说可能是伪作,但是私以为从那100PLAYBOY的语气足以断定是李白写的无误。

第二首一次怀念两个人李白你可以再低质量一点,所以文中写得无误,李白的信,从头到尾,给杜甫的也就一首。

谁叫李白b较博Aib较高贵冷YAn,文里有写的墙头很多了,文里没写的墙头还可以更多,以下简单列举,还有遗漏的不补了(怒)

唐玄宗(君臣配,真的有JQ)、贺知章(《人间李白》JQ↑↑↑)、孟浩然(「吾Ai孟夫子」还说吗?)、汪l(桃花潭水三千尺)这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晁衡(日人,阿倍仲麻吕)送外套给李白,李白在他翻船时写的〈哭晁卿衡〉那一个哀悼!

李白对朋友很亲热,时有酬答(杜甫除外),朋友有任华、王主簿(可能就是王大?),岑参也可能是李白朋友(或是指另外一位不出仕的岑某)。道士元丹丘、吴筠都跟李白同居过。

李白除了有杜甫这号迷妹以外,还有二号迷妹叫魏万,为了千里追Ai(人家子美就没这勇气or旅费or灵通的消息?),从山东跑到开封,又南下到江苏、浙江,跑了小半个神州,直到广陵才与李白相遇成功,替李白编了他最早的诗集,这Ai有多深啊!

→想T会这个烦度的话,可以玩一个共四区每一区有五个地点的恋Ai模拟游戏,只为了跟一个角sE有一场短短的对话,就必须S/L十数次不等……玩过马上T会到,李白你腿可以再长一点>>>>>

侍御崔宗之陪伴他创作〈登金陵凤凰台〉,後来也与他一起划船喝酒走木桥,各种愉悦,江南遇见的扶风壮士就更不必说了。

nV子(李白ㄧ整个万能cHa头,可以cHaUSB也能帮手机充电)则有妻子许夫人(算是青梅竹马)、宗夫人、李腾空以及玉真公主(我看王维传记《山sE有无中》的时候,里头有写到王维跟李白为了她争风吃醋=___=到底是野史吗?)

还有胡姬於酒肆相陪呢,李白喝酒找妹陪也是常有之事,宋代人快看!李白是不是你们找官妓喝酒助兴的祖师爷!

我把「醉眠秋共被」用在齐州那里,其实那段是发生在寻访范十的时候,去人家家睡觉就算了,还公然如此,范十你的接受度也真大。

杜甫一定有与李白相会於衮州,那里也是李白安置家人的地方(李白一共有三任太太,多到《李白传》的作者都舍不得写出来了囧),但是说到齐州,李杜两人有没有相会并不一定,有一说李白是与外叔一起到齐州,而且b较可信的证据是李白先受籙,後来才与杜甫相遇。

此外李杜高三人曾同游吹台,但是我看高适满喜欢子美的(OTL|||)怕他居心叵测(?),不敢让他跟子美相处得太久XDDD

还记得以前看《落花时节又逢君》,是杜甫传记,李杜相会却占了全书一半有,而且後来还是不时提起李白,谁叫杜甫作了一堆思念诗仙哥哥的诗,年年月月也就想再去找诗仙哥哥玩;

看《人间李白》的时候,厚厚一本,杜甫在里头无足轻重,像个过客;

这次看《李白传》、《飘逸诗人李白》,发现《落花时节又逢君》里头一定有借监《李白传》,不然怎麽事件时序啊、说话的语气什麽的都长得一样(误)

後记写太长了,最後谢谢大家的赏文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