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颍川访才(1 / 2)

“子坤,莫非备有甚德行不足之处?以至于处处碰壁?”</p>

刘备的表情,难得地流露出几分惆怅之意。</p>

如今一心效仿光武先帝成就再造大汉伟业的刘备,还以为自己抵达颍川郡之后,或会有无数世家如同见到光武帝再世一般纷纷前来投靠。</p>

可现实却是给刘备泼了一盆大大的冷水,让刘备的心“哇凉哇凉”的。</p>

这让李基同样也是有着些许不解。</p>

讲道理,以着如今刘备所表现出来的潜力,再加上时逢乱世,颍川世家们不应该会完全没有下注的心思才对。</p>

也正是笃定了这一点,李基才会建议刘备往颍川郡走上一趟的原因。</p>

郭嘉脸色有些讪讪地拱手道。“谢先生夸奖!”</p>

不过,郭嘉倒也没有什么为颍川世家与士子辩解的意思。</p>

因此在这几年间,“颍川书院”几乎是屡屡被有识之士推动,却又是屡屡在各个世家的利益冲突中以失败告终。</p>

不过与郭嘉沉浸于美色与美酒之间,该如何取舍的艰难问题不同。</p>

直至“仁德书院”的出现,就仿佛是在大汉之中另立了一个文化山头。</p>

这种感觉,就仿佛是刘备所珍藏的至宝被外人侮辱了似的,让原本有些受到打击的刘备急眼了,反倒是直接破口大骂了起来。</p>

除了笼络贤才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点则是不出预料的话,江东世家的下场不会很好。</p>

听到这里,李基忍不住流露出一抹苦笑与无奈,转而向着刘备拱手告罪道。</p>

“不想却是基坏了主公求贤的大事,还请主公责罚。”</p>

李基在明白了立场与利益上的冲突,让眼下刘备几乎不可能得到颍川世家或士子的靠拢后,转而流露出一抹冷笑地说道。</p>

这两道整齐的声音,让原本坐在帐中一角落与锦衣司正交流着什么的李基,神色微微一动,朝着帐中那两个年轻士子的方向看去。</p>

也正是因此,几乎所有颍川世家对待刘备与仁德书院的态度都是一种竞争或斗争的态度,不愿向刘备下注,试图证明“私学”制度胜于“书院”制度。</p>

顿了顿,李基忽然想到了什么,转而对着身旁脸色有些尴尬的郭嘉开口道。</p>

唯一让郭嘉有些烦恼的,那便是自成一脉后,必须要尽快开枝散叶才行。</p>

源源不断的士子,除了给颍川带来蓬勃生机外,更是让无数颍川世家因此壮大起来。</p>

下一刻,李基才刚刚压下去的双手就被刘备扶了起来,道。</p>

但穷苦出身的桃园众就算识字,也是完全融不进属于世家与士子的圈子,以至于就算通过锦衣司的渠道,一时同样也弄不明白颍川世家如此统一的态度是何原因所致。</p>

尤其是“仁德书院”没有如颍川世家一开始唱衰的那般迅速落败下去,反而是蓬勃发展,所招收的学子在不断地逐年增多。</p>

这让好酒而不好美色的郭嘉觉得,此当真是个劳碌又辛苦的活计……</p>

自此,郭嘉便不再是颍川阳翟郭氏之人,而是让郭嘉自成一脉。</p>

虽说刘备对于颍川士子已经不抱希望,但却也不至于直接拒之门外,也便是直接让军士将那两个士子请进来。</p>

除此之外,还有着种种复杂因素:比如颍川世家普遍不看好江东之地;郭图与许攸五年如一日在各自的圈子中污蔑吴郡……</p>

纵使已经听过了不知道多少次刘备的重视之言,但李基心中还是大为触动。</p>

“好好好,主公所言极是,既然颍川士子有眼无珠,不愿为主公所用,那主公不用便是……”</p>

一时间,李基不禁被刘备那有些市井流氓般的话语给逗笑了。</p>

“颍川世家鼠目寸光,竟小视于子坤出身而不愿屈以人下,一群有眼无珠之徒,今后纵是要投于吾的麾下,吾亦定不取之。”</p>

最终,还是途径颍川郡阳翟之时,郭嘉以着探亲的名义回了一趟时隔近五年的郭氏,方才暗中从一些族人口中得知了前因后果。</p>

尽管或是自恃身份,又或者是一部分颍川大儒品德高洁,所以并没有做出直接针对“仁德书院”举动,但双方的竞争关系无疑是注定的。</p>

什么一人一本?</p>

那只会让颍川世家以为吴郡印书印不过来,直接人手百本起,让每个学子都拥有最低一个世家藏书的资源。</p>

颍川士子此刻不投靠,那今后也不必投靠了。</p>

只可惜,颍川郡是世家与士子的地盘,就算锦衣司同样也在颍川郡安插了一部分人手。</p>

渐渐腾出手来的李基,准备亲自去笼络一批已知的英才幼苗,然后定期抽空亲自进行幼苗浇灌和教导工作,直接培养出一批完美符合刘备集团形状的英才出来。</p>

原因可谓是相当之复杂……</p>

想到这里,郭嘉暗自叹息了一声,摘下酒葫芦就是“咕噜咕噜”地一大口,露出了一个满足的神色。</p>

“颍川徐庶/石韬,拜见刘皇叔。”</p>

这既是郭氏为了避免遭到其余颍川世家的排斥,亦算是一种偷偷押注的小心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