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2 / 2)

不知道引得多少人偷偷的落泪,同情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对可怜人儿。</p>

也就在这时,关于这本书的幕后故事,也被炒的甚嚣尘上。</p>

说是李秋王爷和武珝小姐两情相悦,就好比这书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样。</p>

但是却被郑家蛮不讲理的诬陷,生生的把武珝姑娘赶出了长安城,被分隔两地。</p>

无比的悲苦。</p>

也就在武珝姑娘临行的前一天,李秋王爷,不忍心中悲痛,才做出了这首曲子。</p>

实在是让人怜惜,为之落泪。</p>

于是乎,胸怀悲愤怨气的长安城百姓们,纷纷来到了郑府大门口臭骂。</p>

烂菜叶,臭鸡蛋,石头子,纷纷砸了过去。</p>

闹的郑家是好不狼狈。</p>

后来直到京兆府,甚至是禁军出面,才缓解了这一现象。</p>

但是,在以后的一年之久,郑家门口处的烂菜叶就没断绝过。</p>

在御书房之中,房玄龄,张玄素,王珪,戴胄,孔颖达,陆德明等朝中大儒,全跑到了这里。</p>

见到他们一同觐见,李世民起初是非常诧异的,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大事。</p>

后来叫他们提到了李秋和梁祝的书籍后,李世民也是来了话题。</p>

吐了一肚子的苦水。</p>

“你们提的这件事,正好说到朕的心里面去了。”</p>

“这个郑家,还有李秋这个混小子,两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p>

“经他们两边这么一弄,朕倒是成为了长安城百姓心中的那个恶人。”</p>

“好像是朕拆散了那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p>

“这不是岂有此理吗!”</p>

不过很显然,在场的这群大儒的心思全然没放在这方面。</p>

其中资历最老的张玄素,轻叹一声说道:“陛下,臣等今日,不是为了这梁祝的事情而来的。”</p>

“更不是要来跟陛下讨论民间百姓们怎么去评论这件事。”</p>

听到他的话,李世民不由得一愣。</p>

“那你们来此,是为了奏本李秋贩书,牟利?”</p>

此刻,一旁的房玄龄幽幽的问道:“在这月余的时间里。”</p>

“芙蓉书院卖出去的精装版梁祝,至少两千余本。”</p>

“而他卖给民间百姓的,少说也得四五万。”</p>

“这如今啊,长安城周边的纸张,已经全部被卖空。”</p>

“价格都快翻了一倍。”</p>

“难道陛下还没有察觉出什么问题吗?”</p>

直到听了他的话,李世民才瞬间反应了过来。</p>

“五六万本书?”</p>

“这么多的数量?!”</p>

“他就是把芙蓉书院中的那些孩子都动员了起来,短时间内也做不出这么多本书来吧?!”</p>

这时候,房玄龄又拿出来几本梁祝来放在了李世民的龙案前,缓缓说道:</p>

“陛下可以随意翻翻看。”</p>

“这些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应的每一页,甚至是每一个字体都是一样的。”</p>

“并且每一张纸上,都见不到墨污。”</p>

“所以臣敢断定,这些本书籍,绝不是由人手抄来的。”</p>